最近我們常常看到這幾個名詞,保費懸崖來了、2020年保費漲定了、不論幣別明年保費史上最貴等等...

這些驚悚的用語到底是銷售話術還是保險業真的要大幅度變動?就讓這篇文章來一一為您說明。

 

如果有長期在關注本版的痞友們,應該有發現版主很少去討論「儲蓄險」這個商品(除非底下留言網友提出)。

畢竟儲蓄險不是以「轉移風險、保障、保險」為主要目的,而是以「利息高低」為首要考量,

因此在以風險保障考量為主軸的本版,就鮮少討論這一類型的商品。

 

而金管會也正是因為上述原因,希望導正保險的精神應該是以保障為出發點

而非投資或利息為主要考量,才會大刀闊斧的改變目前儲蓄險的結構。

 

如果您有買過儲蓄險,不妨將保單重新檢視一遍,您會發現它名稱不外乎利變型壽險、終身壽險、萬能壽險等等,

本質上其實都是包含「身故保障的壽險」,但為何會變成大家口中的儲蓄險?

 

原來長期以來不論是保險公司或保戶都希望能創造越來越高的利息(投保誘因),

也因此不斷的壓低壽險成本(理賠風險),最後就變成了目前市面上常見的低身故保障、高利率的「儲蓄險」

 

金管會希望壽險保障能發揮它應該有的效果,因此規定保險公司必須把身故保障拉高(達到一定的理賠標準),

導致保險公司理賠風險會增加、壽險成本拉高,當然就會變成保費漲價或是利率降低的結果。

 

而經過初略計算,保費可能會上漲10~30%,最後就被保險業以聳動的標題寫成史上最貴的文章了。

事實上漲價背後帶動的是更高的身故保障,更接近保險的本質與精神,理論上並非壞事。

但實際上對於想用儲蓄險創造比定存更高利率的保戶來說,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
 

結論:

1.此次的大變動對於追求低保障高利率,想購買儲蓄險的保戶有很大影響

2.對於追求保障考量(資產傳承、財務規劃)甚至是純保障的保戶是沒有影響的。

 

新聞連結:

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97264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儲蓄險
    全站熱搜

    T.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